职教动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等院校高等院校 招生专业 职校资讯 关于我们 在线报名 入驻申请
学校库
不限 鹤壁 三门峡 漯河 驻马店 信阳 周口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安阳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新乡 洛阳 郑州 济源
学校类型
不限 普通中专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成人中专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职业培训 其他学校
分类

建设技能乡村,以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职教动态    2023-09-12

在乡村社会全面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升乡村社会技能水平,是增强农村地区和农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之路。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和乡村振兴的独特力量,要在服务技能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赋能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建设技能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技能型社会的共同需求,也是推进此两项工作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技能乡村是技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在乡村场域下,主要依赖外部技能形成机制建立的一种特定社会形态,集中表现为乡村人人、时时、处处拥有技能习得和技能积累的公平机会。

我国正在推进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进程,同时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这意味着,要在农村人口持续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西方和拉美国家的城镇化历程显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之间的竞争与城市工商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效率差异,农村人口逐渐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城镇转移,最终导致了乡村的衰落。

我国要避免走西方和拉美国家老路,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快速提升乡村生产效率。其中,打造技能乡村,建设有利于农村人口技能形成的乡村社会技能形成体系,大面积、大幅度提升农村产业技能积累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选择。

我国技能形成体系存在着“城市较强、农村很弱”的严峻问题,乡村社会的技能形成体系和技能积累水平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乡村社会较低的原始技能积累水平与长期未能建立合适的技能形成体系两者交互作用,形成技能提升困境——乡村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外流,导致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由此对劳动者技能提升需求的牵引力小,造成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外流。

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框架

技能形成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建设技能乡村,需要企业创新、教育支撑、培训服务、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文化涵养等共同发力,其中,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设具有天然和现实的独特作用。

国际上从企业角度出发,将技术工人的技能形成分为企业内部制度化培训和企业外部制度化培训两种方式。内部技能形成体系主要实现途径是企业内部在岗学习培训,实施主体是企业自身。外部技能形成体系主要实现途径是职业教育,实施主体是职业院校。从区域社会来看,技能形成体系可分为主要依靠区域社会内部力量建立和主要依靠外部社会力量建立两种方式。城市社会企业资源、劳动力市场资源、职业教育资源等丰富,属于内部技能形成体系;乡村相反,需要借助外部力量,适合建立外部技能形成体系。

职业教育技能供给与乡村社会技能需求之间存在着天然匹配关系。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能够使自身拓展发展空间、获取发展资源、集聚发展动能,二者具有功能耦合关系。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设的“五位一体”理念:技能是根本,要把提升技能作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本;双赢是目标,职业教育要在服务技能乡村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精准是方法,要把“技能”精准“+”到乡村振兴进程;协作是纽带,要发挥耦合效应实现“双赢”目标的凝聚作用;政策是保障,要统筹施策,多方参与。

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构建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设的“技能+”模式。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村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构建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帮扶就业、支持返乡就业等一条龙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做好“技能习得”让下一代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村家庭各类劳动力,构建办班培训、结对培训、工作现场培训、在线指导等多样化的“技能+劳动力培训”模式,通过做好“技能积累”让更多农业农村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面向薄弱县乡村产业,构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科技攻关团队帮扶、科技特派员帮扶、驻村工作队帮扶等多层次的“技能+产业帮扶”模式,通过做好“技能服务”,持续增强乡村产业振兴能力。

建立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设的“四精准”运行机制。把该机制作为“技能+”模式的基本运行框架,分为四个层面:一是职教集团精准对接县域。根据农村县特点和职教集团特色,发挥职教集团调动校企技能资源的优势,国家级和省级职教集团有针对性地帮扶农村县整体发展。二是示范学校精准对接乡村。以脱贫乡村为重点,根据乡村需求和示范校能力、办学地点及扶贫传统,由省示范性职业院校(职教中心)牵头,全部院校参与,采取多校帮一乡、一校帮一村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扶脱贫乡村整体发展。三是特色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根据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全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中职优质专业群作用,一个专业群服务薄弱农村地区一个相关特色产业。四是教学团队精准对接农户。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师资条件和农村家庭(合作社)生产需求,一对一结对,若干教学团队精准帮扶若干重点农户(社)。

打造职业教育服务技能乡村建设的品牌项目。集中力量打造四类乡村技能提升项目:一是农村家庭学生技能培养项目,主要包括乡村农技员、农电员、医护人员等乡村紧缺技能人才定向招生项目,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助学项目,农村家庭子女返乡就业支持项目等。二是农村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主要包括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农民工等技能培训项目。三是农村地区产业技能帮扶项目,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项目、驻村帮扶项目、结对帮扶项目等。四是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提升项目,主要包括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中职质量提升项目、产教融合项目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