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动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等院校高等院校 招生专业 职校资讯 关于我们 在线报名 入驻申请
学校库
不限 鹤壁 三门峡 漯河 驻马店 信阳 周口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安阳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新乡 洛阳 郑州 济源
学校类型
不限 普通中专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成人中专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职业培训 其他学校
分类

河南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职教动态    2024-04-09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我国社会发展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共河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做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动员令。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服务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深入考察当前加快推进河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意蕴,正视河南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探索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对于形成河南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发展范式、更好地肩负教育强省的历史使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意蕴

(一)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提出“两个确保”奋斗目标、作出实施“十大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子系统,同时又包含着众多的子系统,它的实现有赖于各个子系统共同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同时也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人的现代化是核心要素,现代化的推进归根结底要依靠人。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化,是从职业教育理念、内容、行动、制度、治理、结构到体系的全方位的现代化,其目的是培养出掌握先进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高质量培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属性,来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二)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举措

稳定和扩大就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有力支撑。当前,河南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所产生的短期周期性失业与长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存在。一方面是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需求疲软,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减少,岗位供给有限,导致周期性失业人口占总失业人口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河南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战略布局,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的人才缺口非常大。河南作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大省,在当前形势下就业问题更为突出。解决河南当前就业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紧密对接河南现代产业布局,加快培养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7大新兴产业,契合氢能和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6大未来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人力资源的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谋篇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河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明确学前教育突出“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特色发展”、高等教育突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突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自身的体系结构尚不健全,与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面向人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体系架构保障问题,推动不同类型教育协调发展,夯实教育强省建设基础。

二、河南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已有基础和面临的挑战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支撑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强力推进,河南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由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重大飞跃,奠定了河南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一)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搭建,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河南省已经形成了涵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内的纵向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630所、在校生150.14万人;高等专科层次职业学校99所、在校生52.68人;高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1所,在校生2.5万人。每年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300余万人次。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近100万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河南省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如《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从法律层面规范了河南职业教育发展;《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是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校企合作专项文件,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系列文件、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地位逐步巩固,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近年来,河南省聚焦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骨干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了102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2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6所学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打造了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职教知名品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研发校企合作精品教材,大力推行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解决职业教育“普教化”办学倾向,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征、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初步搭建。

虽然河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具备了较好的建设基础,但与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要求相比,河南职业教育现代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面临一些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理念仍较落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职业教育吸引力还不强,有不少家长和学生热衷考试升学、轻视技能学习。个别地方政府只重视发展普通高中,“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发展底子薄。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仍有20%左右的中职和高职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尚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达标标准。三是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构建。目前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学校尚未建立,中高本职业教育机构之间纵向衔接仍不顺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机制尚未建立。四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间差距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经济落后地区包括大部分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呈现出“优者特优、差者特差”的不均衡状态。五是高质量发展程度低。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急需专业领域,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教材等基础建设水平和质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六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仍然比较单一,普通教育模式的痕迹还比较重。职业院校贴近市场需求办学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职普融通不够、科教融汇刚刚起步。

三、河南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路径设计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扎根河南、立足河南本土实际需要、符合河南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新样态。这也意味着河南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大框架下,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实践的动态过程。因此,着眼未来,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也需要科学的理念引领,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所具有的人民性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现代化首先要从人的视角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断巩固人的主体性地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旨归。二是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属性决定的。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的,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也是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河南省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要把改革重心从“教育”转向“产教”,坚持系统思维,将职业教育发展融入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中,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全局性的战略谋划,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总体要求。鉴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联系,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直面现代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质增效。

(二)构建衔接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立足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和规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推进职普融通为关键点,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发展,同时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融合发展,支持高水平大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三是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建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多样化、多途径成长成才渠道。

(三)建立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现有职业学校用人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行家里手到职业学校任教,培养一批德技双馨的“大先生”。打造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专业品牌,强化绿黄红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摸清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建立企业人才数量和规格需求库,并据此组建和升级专业群。提高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质量,立足河南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联合规上企业,吸引企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共同开发行业、职业、专业、课程四位一体的标准体系,形成产业、技术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

(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主体,即谁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主体多元,涵盖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只有各方目标一致、理念相同、协调配合、形式合理,才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例如,配合新的职教法,河南省要尽快出台地方职业教育条例,规范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消除职业教育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建立职业学校达标巩固机制,用于支持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职业教育进行捐赠或投资,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