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动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等院校高等院校 招生专业 职校资讯 关于我们 在线报名 入驻申请
学校库
不限 鹤壁 三门峡 漯河 驻马店 信阳 周口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安阳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新乡 洛阳 郑州 济源
学校类型
不限 普通中专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成人中专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职业培训 其他学校
分类

河南晋级“高校第一省”背后:10年新增47所,本科学校占三分之一

职教动态    2024-11-26

疯狂建高校,这一轮河南赢了。

近年来,新建高校似乎成了不少地区热衷的事情,大湾区、西部、中部等地都在疯狂建大学。《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普通、职业高等学校数量达到2822所,较上年增加62所。

在31个省份中,江苏、河南的高校数量达到168所,为全国高校数量最多的两个省份。广东、山东紧随其后,分别拥有162、156所高校,湖南、四川、湖北的高校数量也不少,均超过130所。

这其中,河南凭借12所高校的增量,成为2023年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

另据教育部官网在6月21日发布的《全国高校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24年6月20日,河南高校数量达到174所,超越江苏(172所),正式晋级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

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和六个经济大省之一,高校资源,始终是河南的迫切需求。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省内高校资源和人口规模的不匹配,一度让河南陷入了“高教洼地”的窘境。因此,“疯狂建大学”就成了河南的必然选择。

不过,虽然目前河南高校数量全国第一,但从占比来看,其本科学校数量仅占全省高等院校的34.5%。这也意味着,河南高等教育资源的短板,仍是质量。

新增多为职业学校

2023年,河南新设立了12所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新增数量的五分之一。

分类别看,专科院校占据了绝大多数,共有11所,本科院校仅有1所。而这些新增高校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幼儿师范、新材料、商业、软件、汽车、食品工程和美术等专业。

从分布的城市来看,有5所学校坐落于郑州,且这些学院以工科为主,实操性和技术性较强,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余过半学校分布在洛阳、开封、南阳等地。


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郑州作为是河南的省会,在经济、交通、产业等资源上具有明显优势。而新增高等院校中有7所在非省会地市,有助于提升非省会地市经济发展、增强人口(人才)吸引力、有助于城市建设。

“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与企业结合紧密,可以通过产教联合,定单定向培养,为企业培养基层人才。同时也符合河南产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如富士康、比亚迪及一些新能源项目。”他说。

目前,郑州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以汽车产业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市GDP达到10702.7亿元,规上工业贡献突出,其中,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产量同比增长了901.9%。

这也意味着,通过培养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的技能型人才,郑州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由汽车市场运营商河南天马实业集团创办。此前,该集团的董事长马锡林曾公开表示,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就建在产业园区内,可以实现把企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专业办在产业链。

不止郑州,这或许也是全国高校调整的重要趋势。

2023年,国家发改委就曾提出,要新增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对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重点支持。


考生多、学校少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十年来(2013年-2024年6月20日),河南共新增47所高校,是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拼命建高校背后,是河南走出“高教洼地”的破局之举。

公开资料显示,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之后就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也没能赶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期,导致河南的高质量高等教育资源较为匮乏。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流大学较少,与河南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由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河南目前仅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其中,郑州大学是省内唯一的211院校,无一所985大学。此外,作为“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河南的本科学校数量为60所,仅占全省普通高校的34.5%,在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三。


省内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本科学校占比较小,再加上省外“双一流”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河南投放招生计划相对较少,均让河南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

激烈的竞争,也导致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86%,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54个百分点,也比全国晚一年进入普及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到了2023年,毛入学率虽然提升到57.54%,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却拉大到了2.66个百分比。

为缓解升学压力并提升高考录取率,河南提出,到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60%,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面对种种现状,河南建高校,就显得尤为迫切。


留住人才

在河南疯狂建高校背后,反映的也是人口的变化。

长期起来,河南都是全国人口净流出大省。2021年河南人口流出64.3万人,2022年人口流出速度放缓,仅减少10.2万人。到了2023年,河南的人口净流出为47.8万人。

这些外流的人口,不仅包含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外地高等院校就读的河南籍学生。“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能会选择直接在就读地就业。人才的外流,会加大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刘奇洪说。

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来看,大学数量越多、越优质,确实有利于提升城市吸引力,从而转化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反哺当地产业和科技创新。


那么,在人口不断流失的背景下,河南能否靠新增高等院校,缓解人口外流?

刘奇洪认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考生大多来自农村,专科学校学制短、所学专业面向市场,学费总额低、学期短、就业率高,可以靠此留住人口,缓解人才外流。

但河南高校最大短板就是缺乏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从而使得该省在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缺乏优势。因此,河南还需应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化产学研合作。

为此,河南正积极引进高校资源。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揭牌运行。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计划引进10家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郑州研究院。

今年5月底及6月初,教育部官网发布了28份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其中2所位于河南,分别是河南体育学院、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周福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当前河南高校数量扩张也是在原有学校基础上,转型升级的过程。“河南和全国一样,高校的数量扩展已经接近尾声,取而代之的会是质量提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