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教育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等院校高等院校 招生专业 职校资讯 关于我们 在线报名 入驻申请
学校库
不限 鹤壁 三门峡 漯河 驻马店 信阳 周口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安阳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新乡 洛阳 郑州 济源
学校类型
不限 普通中专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成人中专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职业培训 其他学校
分类

俞敏洪领衔开讲“远山博学课”,让乡村孩子热爱家乡、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新东方教育    2023-01-30

老师,我从来都没有考过第一名,以后也能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吗?” 9月8日下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双星小学六年级学生唐菡在听完一节直播课后,向远程老师当场发问。

“那当然了,上学时考第一名,不等于未来的成功,考最后一名也不等于未来不成功,不管你在第几名,都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志向的火苗,你能做的事情一定你比想象的要多很多。只要你在努力,希望就永远在。”

为他解答的,是新东方创始人、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俞敏洪。当天,由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发起的“远山博学课”公益项目正式启动,未来一年内,将邀请社会各领域名人,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向乡村中小学生讲述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心理等领域的知识,为乡村学校补充素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全方位素养,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走向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俞敏洪致乡村孩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拼命地成长

 

9月8日下午3点40分,甘肃、四川等24个省的乡村中小学,近千个班级同时响起了上课铃声,“远山博学课”第一课开始。俞敏洪在北京,面向屏幕前的4万余名中小学生带来励志主题演讲。

(四川省广安市武圣县双星小学的学生正在听俞敏洪讲授“远山博学课”)

 

“孩子们好,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我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也是农村孩子,在土坯房完成小学教育,在破庙里完成初中、高中教育。学习条件比你们差很多。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高考考了三年,最后考到了北京大学读书。北京大学就在我现在所在的直播间隔壁,走路只需要5分钟。”俞敏洪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自己克服困难,从农村考到北京大学读书,并且持续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鼓励学生们不管身处多么艰苦的环境,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拼命地成长和进步。 

接着,俞敏洪向乡村孩子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要学会读书。对于课内知识,在每门课都达标的同时,想办法把一门课学得更好一些,这样就能提升自信心,有了学下去的勇气和热情。“接着,你要做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像我一样喜欢课外阅读。只有通过阅读,你才能发现知识有多好玩,世界有多大,才能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感情,萌生走出大山、到世界看看的愿望,考上大学后再回来,就能够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关于阅读,他提出两个具体建议,建议学生每个星期至少读一本课外书籍,通过阅读文字保持大脑活跃,而不要经常看电视、玩手机。另外,建议校长和老师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把好书介绍给学生,挑选优秀的章节给孩子阅读,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美妙天地。

第二,要树立志向。“志向是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好的一种强烈的目标。志向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心中有一团火,有一盏灯,在茫茫大海中为你指引着人生的方向,引导你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让自己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逐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俞敏洪再次给孩子们送上激励,“人只有一生,过得精彩与否,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自己来决定的,不是靠父母,也不靠家乡山清水秀,更加不靠老天给你带来的偶然的运气,靠的是你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努力。通过努力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聪明,知识越来越多,眼光越来越长远,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看到你意想不到的更加浩瀚的宇宙,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更加优秀的人,跟你共同努力。”

继俞敏洪之后,“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等各领域名人、专家将陆续参与到“远山博学课”中,围绕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心理等方面的话题,为乡村孩子带来妙趣横生的主题课程,希望为学生补充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营养,同时,帮助乡村教师和家长提升科技、人文素养。课程将在腾讯会议、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视频号同步播出,每堂课后均设置了互动环节,学生可实时向老师提问,交流探讨。

 

让乡村孩子热爱家乡,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中国教育的根在乡村。然而,受到位置偏远、师资短缺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乡村整体教育质量较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素质素养教育方面,由于很多乡村学校缺少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等专职教师,且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很多学生存在一些典型短板,如健康知识匮乏,自卑,不敢表达,合作能力、领导力欠缺等等。全面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真正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那么乡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在乡村长大,长期关注并支持乡村教育的俞敏洪有着自己的思考。

“乡村教育不等于乡村孩子的教育,乡村教育是基于乡村优势的一种教育。”在俞敏洪看来,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一是要利用乡村教育的优势,做基于乡村的教育,基于大自然的教育,基于乡村亲情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二是要开展面向未来的教育,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让乡村孩子接触到和城市孩子一样广博、前沿的知识。最终培养出既亲近自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无缝链接,又和现代化、未来世界亲密对接的孩子。

于是,在俞敏洪的提议下,“远山博学课”应运而生。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秉持“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的理念,将普适性知识与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又贴近乡村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特点。上半年,课程聚焦“探索奇妙世界”,旨在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引导孩子们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体会求知的乐趣,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下学期,课程将锁定“发现家乡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身份归属感与自信心。

接下来,“远山博学课”将邀请更广泛的力量参与其中,并结合乡村学校需求和师生反馈,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最终建立起博学课程资料库,为欠发达地区持续供给优质教育资源,用科技助力教育均衡。

伴随着孩子们的掌声,第一节“远山博学课”结束了。未来,一座科学、文化知识宝库正在向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们敞开大门,更加宽广的世界等待他们去发现,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