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动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等院校高等院校 招生专业 职校资讯 关于我们 在线报名 入驻申请
学校库
不限 鹤壁 三门峡 漯河 驻马店 信阳 周口 濮阳 开封 商丘 焦作 安阳 平顶山 南阳 许昌 新乡 洛阳 郑州 济源
学校类型
不限 普通中专 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 成人中专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职业培训 其他学校
分类

职业教育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职教动态    2023-08-29

  纵向贯通

  完善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考结束后,在一次宣讲会上,我了解到职业院校贯通培养项目,后来便报了名。现在想来,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2017年,朱欣妍进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习,如今已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校内、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我长了许多本事。”朱欣妍说,“进入大学后,我更发现了自己在实践方面的优势,感谢贯通培养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7年贯通培养,是北京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教委贯通培养项目负责人介绍,贯通培养通过中考招生选拔,实施2年基础文化课教育、3年职业技术教育和2年本科专业教育,由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与优质高中、本科高校联合培养,从制度上构建起中、高、本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让职校学生发展潜力更足,职业教育吸引力更强。据了解,去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高职毕业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每年也有近1/5的学生实现升学深造。

  “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要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如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开始起航,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去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了空间,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满足产业升级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就要不断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同时适时开展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认为,应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鼓励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从而使职业教育得到充分发展。

  职教高考

  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形式

  查询到自己参加职教高考的成绩,山东省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刘宇航很高兴:“在春季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考试中,我发挥得不错,最终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录取了。”

  对于不少像刘宇航一样的中职中专院校学生来说,在夏季普通高考之外,职教高考政策的日趋完善,让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最近3年,通过职教高考,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升入本科学校,3000多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陆吉明说,“不少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2023年山东省职教高考报名人数达26.5万,而2012年这个数字还不到4万。目前,山东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已超70%。”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介绍。

  职教高考实行的是“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具体怎么考?王志刚说,山东省“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总分320分;“职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专业知识满分为2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230分。

  “技能测试是考察职校学生技术水平、能力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王志刚介绍,在山东,技能测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管理,委托部分主考院校具体组织实施,例如今年就有32所院校参与。测试按照30个专业类别进行,考生选择其中一类参加考试。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形式,与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的目标是相符合的。”采访中,不少职校负责人表示,在实际招生与后续培养中可以发现,通过职教高考考进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但职教高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比如各地各校对技能考试的标准不一致;功能齐备的职业技能考试场所还不具备;生源中一些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缺乏职业训练基础等。

  不断推进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陈子季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职普融通

  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

  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各成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沟通衔接、融通发展,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成才路径才能更畅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介绍,职普融通方面,各地有不少经验做法,如有的地方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专业优势,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有的地方在高中教育阶段,推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的地方在高等教育阶段,支持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联合办学、贯通培养,努力为每个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职普融通虽然经历很多探索,但更多的是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单向奔赴’,普高学生流向中职的情况依然较少。”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衍认为,应完善职普学分互认制度,学生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和绩点,均可以在各类型的学校里得到承认,以切实增强学生的选择权,体现教育的包容性。

  林宇表示,下一步,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内循环和职教学生的固化身份,推动形成职普深度融通、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的良好生态,助力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热门文章